“我们坚定地认为,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即是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之期。站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开局之春,寻政策线图、布全盘之局,分享长期转型红利,远比谋‘一时一域’更为重要”。
1月11日,在河北省资本研究会筹备会议上,资本运营专家、上海圆周股权投资基金总裁宫明强做了《企业融资及“新三板”介绍》的主题讲座,在为我省企业家全面普及企业融资方式常识的同时,他也就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防止金融创新过度化带来的风险控制问题
“在30余种企业融资方式中,民间借贷融资在我们河北特别多”,宫明强说,民间借贷是企业融资方式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过度化和风险控制,这一问题值得警醒。
“这一点,河北的情况要好得多”,宫明强说,河北的这类公司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才能获得业务资格,政府在其中起了规范的作用。但是在南方一些民营经济和金融发达地区,利用合伙企业成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较多,也就是利用债权基金来进行放贷,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疏于监管的高利贷,期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规避法律监管,这也是近年来引发上述区域大规模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倒闭的原因之一,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这一金融供应链环节中,银行成为最大的资金供应商,不是由银行直接提供资金,而是通过贸易、企业融资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这种情形在投资拉动经济高峰之时更为普遍——银行信贷规模膨胀,企业很容易就获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很多企业并未用在实际运营中,而是转到了担保、小贷公司、资管类机构和房地产领域。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影子银行越来越多,而资金在高成本空转,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原因之一,这是金融过度创新化带来的副产品。
“我认为,随着竞争的激烈和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的出现以及利率市场化之后,上述操作手法的获利空间已被市场挤压殆尽”。宫明强认为,只有那些专业化的、风险对冲机制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才有生存空间。
尽早抓住“新三板”带来的发展机遇
“新三板的好处?现在还不明显。看到、相信未来好处的人还不多,但企业家不仅要信、要上,而且要早点上。”宫明强提醒在座的河北企业家,要及时抓住“新三板”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被业界称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转系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股份报价转让市场,它利用全国股转系统解决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转让及交易问题。2013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将“新三板”由限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四个国家高新区的服务范围正式扩大至全国。
“‘新三板’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创业、发展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资本市场配套的缺陷”,宫明强介绍说,相对于主板和创业板,新三板挂牌标准很简单,按照全国股转系统的业务规则,企业挂牌不设财务门槛,但须满足5条基本准入条件,即: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满两年,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治理机制健全、合法合规经营,股权清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这就为大量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并购提供了契机。
从交易规则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可以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可实现便利融资和流通变现,企业挂牌所需周期短、成本低,目前企业挂牌“新三板”大约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花费在150万元左右;由于“新三板”并购规则实行协商制度,优于主板并购的严格审查,因此,更利于中小微企业的并购发展;此外,企业挂牌有利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其向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的转板进程。
宫明强介绍,新三板企业只要符合交易所规则或证监会的要求就可以转板,目前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障碍,估计两年内各项条件就会成熟。同时,企业挂牌有利于提升企业声誉,带来可观的广告效应。
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共有358家,估计今年1月底还将会有大批企业集中挂牌,河北企业应尽早搭乘“新三板”这一资本市场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