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河北分公司即将实施新三年规划,即做大做强、以强为主的“实质双超”战略。
那么此次战略转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转型的顺利实施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刘永军。
记者:刘总今年你3月到河北上任,4月初即召开了新三年规划的工作会议,据了解这个新三年规划主要是泰康的战略转型,请问这次战略转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呢?
刘永军:河北泰康在过去的三年里,无论是机构发展、队伍提升、业务高速增长以及系统排名都有了稳步提高和跨越式发展。我们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分公司存在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机构组织薄弱、内涵价值亟待提高等不足问题。泰康公司前三年走的是外延式发展的路子,以河北为例,河北泰康目前在87%的市县都建立了网点。
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保险行业也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河北泰康不能再走外延式道路,必须把重心转到专业化经营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战略转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要首先从意识转变上,然后再到行动上。要以价值为导向,大力发展大个险、电话营销,提高销售效率。现实很残酷,不转型就是死胡同。在新时期新时代,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全体河北泰康人面前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记者:请问新三年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刘永军:河北分公司新三年的战略规划,是按照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关于保险行业“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总要求,即做大做强、以强为主的“实质双超”战略。以营销为核心,践行实质双超;以价值为导向,发展大个险。
未来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要以营销新契约实力成长为核心,回归基本法考核,以抓千P人力和十万营业部的增长为重点,拉动业绩快速增长。强化机构建设,规范机构关停并转启和队伍出升降留,推进专业化经营和大部大组建设,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要以机构为抓手,以县乡和城区为两翼,回归本部,强化本部战略优势地位,深化巩固县域,充分利用现有网点优势,不断提高县域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网点保费产能。
记者: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请问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转型的顺利实施?
刘永军: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这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很多的工作。总体来讲就是,以价值为导向,积极发展渐进转型,也就是说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注意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和多元行销机构下沉;提升网络体系的效率;提升服务的质量等等。其次,在对干部的培训方面,现在我们泰康的高级干部都要到北大进行一年的培训。再次,还本着对员工负责的理念,借助网上大学进行各种训练课程,提高销售人员队伍素质。最后,在管理制度方面,现在我们倡导以价值为导向的转型,并且服务的理念和方式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为此我们提出不断改进产品,不断调整业务品质、业务结构,提高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完善服务,在发展中提高效率。
记者:刘总你曾经在外交部驻外大使馆工作过,对文化方面很有研究,这和管理公司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否会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公司的管理中去?
刘永军:我们泰康人寿的陈东升董事长一直有一个理念:实业才能富国强国,唯有强大企业,才能强大国家。在这个思想下,我们管理公司的视角就从大局着眼,为给祖国和人民做贡献而努力奋斗。在汶川地震灾区现场,董事长有感而发——买保险就是尊重生命;而养老社区的建设则是进一步演绎出——有了保险,让生命更有尊严。我们每一个泰康人都用自身的努力和我们每一个客户共同实现“从摇篮到天堂”的梦想!
其次是不断学习的文化氛围。我们董事长就是一个例子,他学习能力强,思想开放,可以说他是走到哪儿学到哪儿,听到什么就记下来。
另外,在泰康,分享文化是由来已久的,与别人一起分享经验、成果,是泰康长久以来保持下来的良好传统。无论是员工之间的业务探讨,还是与社会各界的交流,泰康都注意把“分享”精神发扬光大。比如说,我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让泰康的伙伴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记者:请问刘总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有怎样的认识?
刘永军:首先我认为中国的保险业前途光明,还有大的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人们对社会性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家庭对保险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每年增加800万老年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过去那种靠家庭保障的方式明显落伍了。现在,人们的养老、医疗、意外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社会化保障体系来保障。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在逐步提高,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推进等等,从这些方面来看,都预示着保险业正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从行业本身发展上讲,这个行业也在不断走向成熟。11年前,中国的保险刚刚起步,产品形态十分单一。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世界上所有的保险形态,中国基本都具备了。产品的极大完善,基本能满足大众的所有需求,自我研发产品的能力也已经具备了。而且,现在中国具备了全国式的销售网络,延伸至边远地区及郊县。
同时,各家公司的销售渠道也多样化了,个人营销、团体营销、银行保险等各种方式都在全面开展实施。另外,现在中国的保险业也基本实现了供需的对接。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网络覆盖,医疗体制和养老体制改革,都激发了很大的保险需求,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现在,中国保险行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走向发展更加迅捷,服务更加周到的阶段。可以说,保险业的一个黄金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