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我国方便面市场销售额均呈现4%的下滑。而且今年一季度,河北省食品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十一位,排位滑出“全国十强”。作为全国食品行业领军企业的今麦郎,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和范现国的对话,从这一问题开始。
“这个问题,一定要全面地看。”范现国认为,我国方便面市场销售连续两年下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受到阶段性震荡。二是方便面形象被贬低了,尽管方便面不含防腐剂,多年来在国内的质检合格率都很高,但其形象却一直不佳,这是导致整个产业下滑的另一个主因。
今年4月,第七届世界方便面大会在吉隆坡举行,将方便面定位为“世界食品”。数据显示,方便面是目前全球仅次于面包的第二大工业化生产的主食产品,中国更是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410亿包,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销售总额达300多亿元。尽管中国方便面产销量居世界之首,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日本,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方便面50份,在韩国,这个数字是70份,而目前我国是30份。所以范现国认为,这足以证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方便面产业拓展空间仍有巨大潜力。“也可以说,中国方便面产业是一个独具中国饮食文化特征,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就目前来看,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消费者观念的逐步改变,方便面销售的震荡性下滑之后出现恢复性上涨很有可能。”
从今麦郎今年以来的销售情况看,1—5月份方便面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0%。这也不同程度地印证了范现国的观点。
翻开今麦郎的成长史,“面”是个绕不过去的字眼,也是今麦郎的产业支柱。在今天的世界方便面市场中,平均每100份方便面就有12份来自今麦郎。从牵手日本著名方便面企业日清公司,实现优势互补进军国际化市场,到与统一企业联手,生产茶、水、果汁等系列饮品,今麦郎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已日渐巩固。
范现国说,当今时代,任何一家企业,仅仅停留在营造自己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不够的。比如方便面行业,与其他同类快速消费品行业同样存在着竞争关系,如果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降低,无论企业个体品牌多强大,也不会产生优秀的销售业绩,我们的目标,是在塑造企业品牌的同时,着力打造行业品牌。因此,与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合作是必然选择。
从去年开始,今麦郎投资11.3亿元上马年产方便面系列产品8万吨、调味品12.6万吨,果汁及蔬菜汁系列产品11万吨的方便面、非碳酸饮料生产线。这一被称作“提质扩能”工程的大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部分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特别是饮品,一度供不应求,今年1—5月份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
范现国认为,这得益于强强联合形成的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优势,以及营销渠道的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产品研发和营销渠道两个板块的强化。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辆马车,那么营销和研发就是马车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企业认识了市场,认识了竞争,从而给这架马车装上了一个不错的‘营销’轮子,但‘研发’的轮子必须同时跟上。因为消费者对方便面的选择越来越多,对企业来说谁能迅速满足需求,谁就把握住了先机,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研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
据了解,除“今麦郎”外,企业已先后研发出20多个子品牌、100多种口味、300多种规格的方便面产品,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600多项。